客户经营
一、写在前面
“你最近怎么不给他推理财了?”
这是上周一位客户在微信上给某客户经理的留言。过去半年里,客户从来没有收到过一条产品广告,却主动把在其他行的800万元陆续转入该行,并一次性配置了300万元的五年期年金险。
更夸张的是,今年1—6月,他以零产品群发的“佛系”打法,拿下支行个人金融积分第一名,全辖600名客户经理中冲进前二十。
很多同事问他:“不推产品,靠什么成交?”
今天,我就把该客户经理可复制、可落地的做法一次性说透。
二、底层逻辑:先种草,再引马
传统打法把客户经理逼成“产品复读机”——短信群发、朋友圈刷屏、电话轰炸,结果往往是客户拉黑、指标越来越重。
他反其道而行之:
1. 不群发产品信息;
2. 不主动开口要单;
3. 把80%的时间用来“种草”——输出知识、情绪、陪伴感。
套用别人的一句话:“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会有一群骏马任你挑选。”
三、工具箱:他的五把“手术刀”
1. 日程管理——“滴答清单”
每周一他把本周要发的两条“知识/情感短信”提前写进日程,设两次提醒,完成后一键标灰,绝不占用大脑内存。
2. 内容库——“三读一记”
• 读:每天早晨30分钟浏览《贝塔理财师早报》、央行公告、券商研报;
• 读:通勤地铁里翻15页书,最近重读《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资产配置的艺术》;
• 读:行内实战营群里把优秀文案收藏到企业微信“资料库”;
• 一记:把最打动他的三个知识点,用手账形式画成图文,晚上9点前发圈。
3. 客群分层——“三级火箭”
A层(亲密客户):一对一私聊,分享定制资讯;
B层(半熟客户):短信+朋友圈双向触达;
C层(沉睡客户):仅朋友圈可见,保持“弱连接”。
4. 售后闭环——“白天成交,晚上追一条”
无论基金、保险还是大额存单,出单当晚9点前必发一条“产品说明书+配置初衷+后续跟踪节奏”的复盘短信,客户回复率超过70%,二次加保率100%。
5. 能量补给——“晨间三问”
每天出门前问自己:他今天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新认知?他能把哪段文字变成客户听得懂的大白话?他怎样让客户在3秒钟内记住他?
四、实战案例拆解
案例1:把“天天基金网”的铁粉拉回来
客户红姐,过去1年把80%的基金申购放在第三方平台。
• 第1步:他连续6周在朋友圈发“基金申赎的小秘密”系列手账,只字未提“来他行买”;
• 第2步:第7周她主动私信“原来赎回费差这么多”;
• 第3步:他约她到网点做“持仓体检”,用数据证明:同样一只指数增强,第三方费率虽低0.3%,但因为没有波段提醒,她过去一年少赚了4.7%,远高于省下的手续费;
• 结果:当月她赎回三方平台全部基金,转入他行定制组合,并加购5万元年金险。
总结:客户缺的从来不是低费率,而是“看得见的后续服务”。
案例2:让“房产发烧友”主动买年金险
客户王先生,全国6套房,只买短期理财。
• 第1步:他连续转发3篇“房产税试点扩容”深度报告,并配手账“算一算你名下房子未来10年持有成本”;
• 第2步:第4篇手账主题改为“如何用年金险锁定无风险利率”,把3.5%预定利率和房租回报率对比;
• 第3步:他主动留言“下周理财到期,帮他做一份计划书”;
• 结果:一笔10万元×5年交的年金险当场成交,并转入后续代发资金。
总结:客户不拒绝保险,只拒绝与自身需求无关的推销。
五、每日工作流程表(可直接抄作业)
07:30-08:00 地铁读早报,圈出3条可转发的数据;
08:10-08:20 把数据改写成“大白话”短信存草稿;
09:00-09:10 滴答清单弹出提醒,给B层客户群发短信;
12:30-13:00 用手账APP做图文,预览后定时20:30发圈;
17:30-18:00 整理白天成交,写售后短信,设21:00自动发送;
21:00-21:30 复盘今日客户提问,把答案写成第二天的新素材。
六、常见疑问Q&A
Q1:不发产品信息,客户怎么知道他们卖什么?
A:知识本身会“带货”。当你把“为什么要增额终身寿”写成一篇阅读破千的手账,客户会带着需求来找你。
Q2:手账不会做怎么办?
A:模板万能公式:1张图+3行字+1个结论。工具推荐“Canva+美图秀秀”,10分钟出片。
Q3:怕坚持不下去?
A:找两个同事结成“种草搭子”,每天互评手账,21天即可养成习惯。
七、写在最后
半年前的他也曾一天发20条产品短信,结果客户退订率高达30%;现在的他,每天最多写2条知识分享,却能让客户主动排队到网点。
区别只有一句话:
“忘掉指标,先成为客户想认识的人。”
当你把专业做成内容,把内容做成服务,业绩只是顺带的奖赏。
2025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如果你也准备从“产品推销”升级为“客户首选的理财搭子”,欢迎一起加入种草大军。
待到春暖花开,你会看到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