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老年金融服务研究初探(一)

2022/1/7

一、中国老龄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20215月国家统计局通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将会占据人口总数的30%以上,而在未来60来年里,老年人口的实际数量预计不会低于这个数字。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消费群体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历年老年人(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统计趋势图


生育率下降、出生规模减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使中国在不到 30年的时间里即完成了人口年龄类型由年轻型向成年型再向老年型的转变,并且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便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推进。近20年的人口发展进程以及根据人口预测得出的人口发展趋势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堪称世界之最。


从老年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看,2000—2019年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长了99.41%,大大超过总人口12.67%的增长率。从老年人口比重提高幅度看,2000年时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10%,进入老龄化社会门槛,2010年升至8.87%2019年进一步升至12.57%2000—2019年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了5.47个百分点,比全世界同期增加值高出1倍多。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自7%增加到14%(即从进入老龄化到进入老龄社会)所需时间看,根据预测数据可知,中国大概只需要23年,将成为世界上经历时间最短的国家。从老年人口发展趋势看,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已经开始进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群体;受1962年后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1973年累计出生31557万人,年平均出生2630万人)的影响,2022年后中国将迎来老龄化加速推进期。根据预测,2030年、2040年和205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18.44%26.22%29.80%


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加的情况(2019—2050年增加17.23个百分点)与总人口减少(2050年总人口将会比2019年减少5.71%)的情况形成巨大反差,比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2019—2050年增加6.8个百分点)快得多。


二、人口老龄化对金融的影响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具有规模大、发展迅速、后果明显、波动幅度大、发展不均衡等等特征。这些特征将导致个人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的逆向变化,进而可能增加金融养老资产贬值的风险,甚至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学者指出,高储蓄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支撑,但是,人口老龄化将造成储蓄的不确定性,这也将导致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变化。同时,社会和个人的储蓄变化,将改变现有的资产结构,而人口老龄化也将促进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企业年金和人寿保险也会随之变化,金融市场将面临变革挑战。


运用代际交叠模型OLG,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引起储蓄率的上升,进而导致资本收益率下降,而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也会对资产价格产生的负面效应,会引起资产价格的预期下降。通过归纳和分析人口老龄化对金融体系对金融体系影响的各个方面(如对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家庭储蓄、房地产金融等),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影响体系的稳定性,且其影响主要集中在储蓄、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


此外,有学者指出,人口老龄化使我国金融模式不得不进行转型,金融模式要和市场联系起来,不断拓宽老年客户的资产投资渠道,以金融养老来弥补现有养老体制的不足。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许多亚洲国家在至少30年的时间里,均经历了一段有利的年龄结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儿童和老年人,这种变化促进了经济增长的显著增长,特别是在东亚地区,那里出现了“第一次人口红利”。


三、老年金融服务特点的研究


诸多研究结果均表示,老年人更倾向于风险低的投资。根据大量的数据研究表明,在美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金融投资的需求也在同时扩大,且主要集中在低风险的投资工具上。研究表明,当面对房地产市场、股票基金市场、债券市场等的不同划分的投资方式时,60岁以上的老年投资者更倾向于把资金从金融市场上撤回。


由此,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是资本市场资金减少的重要原因。养老金收入是老年人资产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养老金投资首先且最需要考虑的便是投资的安全性,然后才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通常会严格的筛选投资的产品和渠道等,运用多样化投资的原则来尽最大的可能分散投资风险。养老金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密切相关,积累性的养老金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资金,也将长期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


国内学者分析指出,老年客户在投资渠道的选择上主要以银行存款为主,其特点是趋于单一化。而在投资产品的选择上,主要以比较安全的投资产品为主要投资对象,对于股票、基金、风险投资的参与度逐步降低。


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解决老年金融服务问题的创新经验总结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已步入老龄化阶段。在20世纪初期来,联合国发布第二次人口老龄问题的报告中,多次提及老龄人口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财政金融、医疗服务等多方面的挑战。老年金融服务的最早起源于瑞±,之后在欧美、英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老年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走在了世界前端,可为发展中国家的老年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老年金融服务创新的经验分析,以下主要归纳了3个方面来解决国内银行老年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借此希望能给予我国商业银行在老年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产品和服务方面: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运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根据老年人具体的需求情况和不同生命周期所存在的不同消费倾向,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了一再的划分和筛选,再依据银行与具体合作机构的进展情况,人性化地为老年客户创造出最适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并依靠科技手段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化创新,以求在科技中实现有效地老年金融服务。


培养业务团队方面: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创新人才组织框架,从总部到地方具有老年金融服务特色支行都进行了专业化人才培养并专门为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创立了专业性认证机构与培训机构,培养出了一批熟悉老年金融服务内容、了解老年人需求并掌握老年金融服务技能、热衷于老年金融服务岗位的专业化人员。同时,适当提高对专业化老年金融服务人员的约束激励,开设特定的课程并鼓励学习CFP、CF等国内职业资格课程,通过考核即可得到相应奖励,从多方面为老年金融服务专业化团队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消费者保护和风险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针对老年人在金融消费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对老年金融服务进行专业化、差异化、一体化的风险管理。主要从老年人和银行自身两方面下手,对老年人,采取专业知识教育、服务进程跟踪调查等方式定时定期对老年人金融消费进行风险测评与管理,同时引入政府等第三方风险监督对象,对老年人金融消费中的潜在风险进行适当管控:对银行自身,从产品设计、销售规划、服务调查、风险预警等操作步骤的各个关键点进行风险测评,同时对银行内老年金融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操作服务培训,将各类风险将至最小化。